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房舒 实习生 方铭媛 章言)近日有网友曝出,在某平台购票时,3人买同趟航班机票,价格却完全不同,最贵的比最便宜的多了大几百元,“大数据杀熟”话题再次冲上热搜。
随着春节假期临近,不少厦门市民已开始关注机票与目的地酒店价格等。对此,本报记者以三位有不一样消费习惯的用户为参照对象,进行了一组线上试验。结果显示,在同一时段,三位不同用户之间的搜索出来的结果确有差异,同一用户在不同OTA(在线旅游社英文缩写)平台间搜索相同机票或酒店也有差异。
三位参与测试的用户,一位是有常年出行或在外住宿需求,且与某一OTA平台黏性极高的A女士;一位是出行或在外住宿需求偏少,维持在一年1-2次左右的B小姐,另一位则是一年出行或在外住宿需求10次的C先生。记者将搜索日期设置在2024年2月9日(除夕),飞行目的地设置为上海、三亚,住宿目的地分别设置在厦门、大理,分三个不同OTA平台做搜索。
记者看到,在同一时间点,用户A女士搜索厦门至上海的机票,同一航班三个不同OTA平台价格分别为199元、177元与182元。在搜索厦门至三亚机票时,同一航班三个不同OTA平台价格分别为1277元、1255元与1270元。用户B小姐,搜索相同航班时,厦门至上海三个OTA平台价格分别为200元、187元与200元。厦门至三亚三个OTA平台价格分别是1277元、1265元与1270元。用户C先生,搜索相同航班时,厦门至上海三个OTA平台价格分别为200元、197元与200元。厦门至三亚三个OTA平台价格分别是1280元、1275元与1270元。
结果显示,同一用户在不同OTA平台间机票价格搜索出来的结果不同,不同用户在同一OTA平台的机票价格搜索出来的结果有异有同,但差别都不大。酒店价格亦呈现此种情况。
以厦门某五星级酒店为例,用户A女士在三个不同OTA平台,搜索价格分别为1982元、1873元及1998元;大理某五星级酒店的价格均为1678元。同样的厦门酒店,用户B小姐在三个不同OTA平台搜索出来的结果为1982元、1842元、1998元;大理酒店,用户B小姐搜索出来的结果也均为1678元。用户C先生在三个不同的OTA平台搜索相同的厦门酒店,价格分别为1982元、1875元、1998元;同样的大理酒店,用户C先生也为1678元。
“虽是在同一OTA平台销售的产品,但机票与酒店价格是要根据背后不同的运作模式来分别解释的。”某OTA平台对外发言人表示。根据此前新闻媒体报道,用户在OTA平台所查询、预订的机票,包括了航空公司、全球分销系统、代理中间商以及该OTA平台等各种要素参与,且价格会受一些因素影响,出现实时变动。
对于酒店价格的异同,厦门某四星级酒店经营者则解读说,排除“大数据杀熟”的因素后,酒店和不同的OTA平台合作深度不一样,也决定了不同OTA平台给出的在线价格不相同。比如,有的OTA平台会和酒店深度合作,拿到的价格可能就低些。还有一种可能是,不同平台拿到的房间有差异:新旧批次上,如装修时间不一样,或所在位置有远近等,也会造成最后在不同OTA平台间搜索的结果不同。
“多对比,多参考,要理性消费。”厦门厦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汉雄建议说,不排除一些OTA平台会通过设置规则规避监管,在前期通过低价吸引消费的人养成消费习惯后,在单个消费者处于“信息茧房”情况下,暗中提高后续价格赚取利润。朱汉雄表示,怀疑自己被“大数据杀熟”时,市民可及时保存聊天记录、消费凭证截图等证据,向12315或所属地文旅局等部门维权。
厦门某四星级酒店经营者也建议,在线订购酒店产品时,市民可多参考不同OTA平台价格,尽量细读所给出的酒店与房间信息,以免产生不必要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