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2月20日起,有关部门约请社会各界及在京外籍人士对《北京市饭馆业菜单英文译法》(讨论稿)的英文译法提出定见及主张。记者昨日登录相关网站看到,搜集定见分为我国酒、西餐主食、小吃、海鲜等十余类别向市民进行搜集。许多市民对“讨论稿”中的英文译法进行“挑刺”。其间,颇具北京特征的豆腐和饺子争议很大。在“讨论稿”中,将饺子翻译成“Dumplin”,将豆腐翻译为“Bean curd”。有一些市民以为,英语里已经有了“jiaozi”、“tofu”词汇,为啥不选用呢?老外都叫“jiaozi”了,咱们为什么却叫“Dumplin”了?
事实上,关于标准北京各酒店和饭馆的英文菜单,大部分市民以为非常火急。昨日,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某公司的齐小姐和记者说,现在许多酒店的英文翻译都不标准,而一些小酒吧和饭馆的翻译更是糊弄。如把夫妻肺片、馋嘴蛙等菜品直接翻译,无法辅导外国人点餐。“更重要的是,有的酒店爽性就用汉语拼音底子不是菜名。”关于酒店菜单,有部分市民以为,除了英文菜名之外,每个菜名都可以附上相片,再加以简略的计划阐明主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