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衣着暴露、做出性感动作到号称“线上打赏线下可约”,从连麦PK人身攻击到“佛媛”“离媛”“病媛”各类“媛”……当前仍有不少主播在网络站点平台发布低俗视频或进行低俗直播,以此吸引流量
● 目前法律并没有对低俗的具体内涵进行界定,一般以公众的通常认知作为判断标准,比如价值导向不正确、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违反公序良俗等
● 建议完善主播信用机制,增加网络站点平台处理权限,统一惩戒规则,建立联合惩戒机制
10月15日晚,某直播平台,推荐页上展示着一张大尺度的直播间封面图。《法治日报》记者点击这里可以进入这个名为“戴上耳机”的直播间看到,镜头对着女主播脖子以下,女主播穿着暴露,双腿呈“W”的姿势跪在镜头前。
在记者观察的两个小时里,女主播全程没有说过几句话,在令人浮想联翩的背景音乐声中,做出一些性感动作。当有人打赏时,女主播就会将嘴巴靠近镜头“亲亲”。该直播间当晚的观看量超过了200万人次。
从衣着暴露、做出性感动作到号称“线上打赏线下可约”,从连麦PK人身攻击到“佛媛”“离媛”“病媛”各类“媛”……记者近日调查采访发现,当前仍有不少主播在网络站点平台发布低俗视频或进行低俗直播,以此吸引流量。有业内专家接受媒体采访时建议,通过建立完善主播信用联合惩戒机制等方式整治这一乱象。
今年10月1日,上述直播平台发布主播违规管理办法明确,禁止传播、表演带有性暗示、性挑逗等易使人产生性联想的内容,包括:做出让人产生性幻想的动作;带有性暗示的撩起、拉扯衣服等动作;发出可能会导致他人的声音等。
但记者最近连续多日观察该直播平台发现,其推荐页中存在大量与“戴上耳机”类似的女主播页面,点击这里可以进入直播间看到,里面一些女主播穿着暴露、凸显性感部位。这些直播间的观看量动辄数万或几十万。
不仅仅是上述直播平台,记者调查注意到,很多短视频平台都存在主播打色情“擦边球”博关注的情况。
北京印刷学院的小林同学是个宅舞爱好者,经常通过短视频平台观看舞蹈视频,“现在舞蹈区怪怪的,很多人都不关注舞蹈本身,反倒是穿着暴露的博主随便扭一扭就能够得到高点赞量”。
“只要是有挑逗刺激的,往往就能吸引流量。”在华北电力大学上学的小郑同学说。他是一名在线游戏发烧友,也经常看网游直播,他发现现在慢慢的变多的女主播在直播时,衣着大胆、语言轻佻,一些留言污秽不堪,“特别容易让旁人误会自己在看淫秽视频”。
10月16日晚,记者随意点开一些网络站点平台的直播间看到,有的女主播身穿刚好裹住胸部的裸色上衣,在与其他主播PK输掉后在直播间表演抖胸;有的女主播拿出多件抹胸让粉丝选择,等点赞数达到一定量后,走向镜头前的窗帘后面直播更衣。
一名女主播对粉丝说:“自己已被多次封号,封号后会在小号继续直播,欢迎粉丝加其小号。”
还有直播以“线上打赏线下可约”为噱头,鼓动粉丝打赏打榜。“来到我们直播间,这个夜里就放肆。今晚榜单的前4位可以从四位妹妹中选一位。能够完全满足你线上线下任何一个过分的要求……”在一直播间里,主持人卖力吆喝着,4名女性背对着镜头站成一排,屏幕上的一些留言不堪入目。
记者随后以一名女大学生的身份私信联系了该直播间负责人,提出想要加入该团队。对方为广东省东莞市一家传媒公司,负责人称:“我们这边是做‘女团’,女主播有无才艺均可,年龄在18岁至28岁之间,保底工资8000元,有点‘小任务’,轻轻松松上下班。”
当记者提出“线下约”有危险的担忧时,该负责人说:“主持人在直播间的作用就是坑礼物,主播配合主持人即可。所谓线下的要求是没有的,但是要加微信和对方聊天,没有所谓的做污的东西。我们只是在直播间用恍惚的言语去骗礼物。”
“我和老公刚办完离婚手续,他就说出了隐情,我当时泪崩了”“办完离婚手续,我们就去了一家离婚酒店,这是给离婚的夫妇准备最后一顿晚餐的酒店,我们吃完饭后当场抱头痛哭”……这是一些短视频平台上“离媛”们共同的台词,她们化着精致的妆,拿着离婚证诉说自己的不幸,再发出数十条短视频,积累一定量的粉丝后,就开始直播带货。
记者近日在一些短视频平台上搜索“离媛”二字,发现有的短视频平台会跳出“请对虚假人设、借机营销行为说‘不’”的温馨提示,有的平台上仍然有不少以此博关注的主播、博主。
除了“离媛”外,近期社交、短视频平台上还出现了大量“佛媛”“病媛”“菜媛”等各类“媛”“媛媛不断”,通过“立人设”来吸引流量。
如“病媛”指的是在网络站点平台上放出自己患乳腺癌、甲状腺癌等患病经历,穿着病号服拍出精致照片的女性,她们在积累粉丝后往往号称自己已经痊愈,然后分享治疗心得、推销保健产品。
除了各类媛,网络站点平台上还充斥着各种不文明的PK直播。前网红“铁靠山”便是靠着在短视频平台上与他人直播PK骂脏话一炮而红的,“卧嫩叠”(即“我是你爹的”)等是其直播PK的习惯用语。9月16日,“铁靠山”被网络站点平台永久封禁。
但记者调查发现,当下连麦互骂,语言粗俗不堪的情况仍大量存在。在一系列直播视频中,两名主播连麦PK,侮辱性的词语接连不断,大量粉丝在直播间助威、点赞、送礼物。输掉的一方往往要接受低俗惩罚。
这些低俗惩罚包括:跑步抖胸、现场、将内裤塞进嘴里、喝超过身体负荷的水、大量吃辣酱等刺激性食品、用刺激性物品涂抹眼睛等。
还有扮丑的、穿奇装异服的、虐杀小动物的……低俗、负能量短视频、直播层出不穷。将脸上涂得惨白,嘴唇涂成黑色,额头上写着“死”字,身体随着音乐晃动……记者搜到一些“土味”视频,感觉无法直视。
“现在很多短视频、直播真的是毫无下限。色情的、暴力的、扮丑的,各种各样的,我都不敢在孩子面前刷短视频,就怕对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北京一位陈姓家长说,他的孩子上小学五年级,周末允许孩子玩一会手机,但他把手机里的短视频App都给删了。
对此,广东的王女士深有同感,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她特别反感刷短视频刷到这一些内容。她举例说,现在很多主播满嘴网络脏话,孩子听到了也跟着学。她希望加强对网络短视频内容的监管,要多传播一些积极的、正能量的内容。
在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看来,原因是多方面的,罪魁祸首就是流量变现。
他分析说,当下,网络主播正处于二代网红到三代网红的拓展阶段,不少网红都是草根出生,通过一两个短视频或资本运作“火”了起来,他自身没才艺去留住流量,特别是本来就靠低俗内容“上位”的主播,只能继续靠低俗甚至无底线、无下限来留住、获取流量。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9月2日被全平台封杀的网红“郭老师”。“郭老师”曾经直播日常生活,几乎无人问津,却因一个浮夸吃猕猴桃的视频爆红网络。后来,没有梗的“郭老师”为留住和获取流量,直播愈发低俗:露,拿起沾着不明液体的内裤……
另外,网络主播所签约的MCN公司(即网红经纪公司)也是导致低俗直播频出的一个重要原因。
朱巍说,因为绝大部分主播一开始都是自己干,小有名气后大多数都会有MCN公司找其签约,而每个MCN公司的KPI指标存在差异,部分公司可能为吸引流量而要求主播在直播间做出低俗的行为。
“MCN公司就像一个中间商,一端连接着网红,一端连接着平台,一端连接着有各种各样需求的公司。”朱巍说,这一些企业很可能为流量和流量变现而促成低俗直播。
实际上,各大网络站点平台也注意到了直播、短视频存在的乱象,在近期纷纷出台、完善直播规范,明确低俗PK惩罚,通过声音、动作进行低俗表演等行为,对这些无下限博眼球的直播行为进行整治,采取限流、封禁等惩治措施。
湖南长沙作为网红地,近年来吸引了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主播进行户外直播,少数主播以低俗、粗俗等举动博人眼球、换取流量的不文明行为引来争议。10月12日,长沙市网信办、市公安局等部门联合开展户外低俗网络直播行为集中整治行动。
而早在2020年3月施行的《网络内容信息生态治理规定》明确,网络内容信息生产者应当采取一定的措施,防范和制作、复制、发布含有“宣扬低俗、庸俗、媚俗内容”的不良信息。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文化法治研究中心主任郑宁说,目前法律并没有对低俗的具体内涵进行界定,一般以公众的通常认知作为判断标准,比如价值导向不正确、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违反公序良俗,包括拜金主义、炫富、炒作绯闻劣迹、衣着暴露等。
“虽然低俗在法律上没明确的界定,它可以说是个人品德和道德的一种权利,但如果把传播低俗内容作为一种吸引流量的方式,并且进一步影响公共层面,那就另当别论了。”朱巍说,未成年人尤其易受低俗内容的影响,法律对于网络站点平台上发布、传播可能会影响这一群体身心健康的信息作出了明确、严格的规定。
根据新修订的未成人年保护法,网络服务提供者发现用户发布、传播可能会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信息且未作显著提示的,应当作出提示或者通知用户予以提示;未作出提示的,不得传输有关信息。网络服务提供者发现用户发布、传播含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内容的信息的,应当立马停止传输有关信息,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处置措施,保存有关记录,并向网信、公安等部门报告。
针对互联网空间低俗直播、短视频频出的现状,朱巍建议,要对主播的行为进行整治,要求主播按照相关规定规范直播内容。
目前,各大网络站点平台都有一些规范对主播行为进行规制。记者发现,这些规范大多对主播的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划分了等级,并作出对应的处罚措施,包括永久封禁主播账号、永久封禁开播、给予警告、断流、封禁开播权限等。
“同时应该完善主播信用机制,即主播出现一些明显的异常问题后,其信用度会受到某些特定的程度的影响。”朱巍说,封号并不能从根本上处理问题,因为主播被封号后仍然有机会开设新账号重新直播。
记者梳理发现,一些网络站点平台其实都建立了主播信用评估指标,提出根据主播历史场次的处置情况,对其安全信用分进行扣除,影响分值的因素包括违规的直播场数、违规类型、违规级别等。
“但目前各直播平台之间的主播信用值并不通用,惩戒规则也不相通,把握尺度是有差异的。”朱巍说,由此会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比如在A平台上禁止某位违规主播直播,而B平台仍然允许该主播进行直播,那么这名主播可能会把A平台的粉丝带至B平台,“这样一来,平台或许会因为担心用户流失而不敢对违规主播下手”。
他建议各直播平台增加平台处理权限,统一惩戒规则,建立联合惩戒机制,“即一名主播在某平台出现一些明显的异常问题,那么其在其他平台上的内容也应该一并下架,在其他平台也不能直播”。
“一方面要反对低俗,另一方面也要防止公众表达自由的权利受到限制。因此,建立一个大多数网络站点平台都适用的底线性规则是很有必要的。”朱巍说,“例如建立禁止行为名单。”(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韩丹东 实习生 王意天)
诺贝尔可持续发展基金会9日在德国慕尼黑宣布,将2023年可持续发展特别贡献奖授予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以表彰他在推动全球交通电动化和能源革命进程中的卓越贡献。
正在法国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第42届大会9日通过了在中国上海设立教科文组织国际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研究所的决议,标志着教科文组织一类中心首次落户中国。
近期,湖北省科技厅印发《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细则》,首次增设“青年科学技术创新奖”,主要奖励45岁以下青年科学技术人才,奖金额度为20万元。北斗卫星团队关键人员、中国天眼FAST研发团队平均岁数都在30多岁;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赛道上,青年科学技术人才已经是技术创新的主力。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刘宣与合作者分析发现,极端气候事件可能为非本土物种带来胜过本土物种的优势。刘宣等人对443项研究进行了荟萃分析,评估了陆地、海洋和淡水栖息地里1852种本土动物、187种非本土动物在极端天气事件下的反应。
经过5年科研攻关,中国科学家培育出世界上首只高比例胚胎干细胞“嵌合猴”。这个“不算太糟”的结果就是世界上首只高比例胚胎干细胞嵌合猴,研究人员花费了近3年时间才让它成功降世。
记者9日获悉,来自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贵州省博物馆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在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发现1.9亿年前特异埋藏的恐龙化石群。
9日,记者从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张健研究员团队获悉,该团队利用合成生物学手段将水稻种子油脂含量从2.3%提升至11.7%,为水稻、玉米、马铃薯、木薯等高产淀粉类粮食作物转换为油料用途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和思路。该研究通过集成“提效”“引流”和“扩容”3个策略提升水稻种子油脂含量。
据世界气象组织最新报告,目前的厄尔尼诺事件预计将至少持续到2024年4月,会对天气模式产生影响并导致陆地和海洋温度进一步上升。”报告数据显示,自2023年5月以来,热带太平洋中部和东部的月平均海面温度异常升高,相比以往的月中等水准,5月高出约0.5摄氏度,9月高出约1.5摄氏度。
伴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深刻变革,一幅数字生活新图景正徐徐展开,任何一个人都能够轻松的享受数字时代美好未来。
随着北方地区陆续供暖,全社会用电量不断攀升,冬季电力保障工作受到广泛关注。
海底地震的作业区域已从南海海域成功拓展至太平洋海域。此次任务是广州海洋局自主研发的超深水海底地震仪首次应用。
记者于8日举行的“中国碳市场大会2023·上海”中获悉,目前,启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的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
我国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3年全世界创新指数(GII 2023)排名达到第12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学技术创新集群数量首次跃居世界第一,知识产权大国地位牢固确立。
我国是全球第二大种业市场,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种业科学技术水平稳步提升,种业创新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
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植物》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晁代印研究组联合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吕世友研究组合作完成的一项研究,该研究首次从特化细胞壁进化的角度揭示种子植物崛起的奥秘。
据新华社电11月7日在重庆闭幕的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上,我国首次提出《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倡议》,倡导并践行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国际科学技术合作理念,坚持“科学无国界、惠及全人类”,携手构建全球科学技术共同体。
新华社北京11月7日电 题:促进农业高质高效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我国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目前,在桂平全市已建成的67.59万亩高标准农田中,4.67万亩实现了“稻田+小龙虾”种养模式,为特色产业提质增效。
世界卫生组织7日发布《2023年全球结核病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有130万人死于与结核病相关的疾病,国际社会仍需作出更多防治努力。报告说,国际社会在研发新的结核病诊断方法、药物和疫苗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这些领域的整体投资水平制约了这些进展。
始于中国、属于世界,世界互联网大会国际组织目前拥有来自全球24个国家和地区的120余家会员,将逐步推动中国与世界的互联互通和国际互联网的共享共治。
近年来,云南省充分的发挥绿色能源优势,调整产业体系,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打造全链条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云南省能源局综合处副处长胡晓明:今年,随着大规模的新能源投产,风力和光伏装机容量已经先后超过火电装机,同时云南的绿色能源还通过“西电东送”源源不断地送到东部。